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武汉工程大学2025年智能化工微专业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10-13 点击数:

一、开办单位

化工与制药学院

二、微专业简介

“智能化工”微专业紧密围绕现代化工行业对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技术的迫切需求,致力于培养既具备扎实化工专业知识基础,又能熟练运用智能技术解决化工生产、管理及优化等问题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微专业学习,学生能够在化工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升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推动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智能化工微专业培养的是“AI+化工”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性强,人才稀缺,该领域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高,且市场需求旺盛,毕业生就业领域涵盖化工企业、科研机构、工程公司、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等。在化工企业,可从事智能生产系统的运维、优化等工作;在科研机构,能参与智能化工技术研发;在工程公司,负责智能化工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在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可参与智能设备的研发与销售。

三、微专业特色

武汉工程大学 “智能化工”微专业,紧密围绕国家 “智能制造”与“数字中国”战略需求,旨在培养掌握化工工艺、自动化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其核心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交叉,面向行业前沿

融合化学工程、人工智能、智能控制与数据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侧重培养学生运用机器学习、智能控制、过程模拟及分子设计等前沿技术,解决化工生产中的优化、控制与设计等复杂工程问题。

2.课程实践性强,突出能力培养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开设“计算化学与分子设计”“Aspen与化工过程模拟”“3D工厂设计”等特色课程,依托软件实操、案例分析与项目实践,强化学生在化工过程建模、智能系统设计及数字化工厂规划等方面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

3.教学方式多元,融合线上线下

采用线下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引入PBL项目式学习及真实工业案例,鼓励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升综合分析、团队协作与工程实践能力。

4.证书认可,提升就业竞争力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可获得学校颁发的微专业证书,为其在化工、制药、自动化、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就业或深造增加重要筹码,成为具备智能技术背景的复合型化工人才。

四、培养目标

“智能化工”微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与素质:

(1)理解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场景与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化工生产过程进行建模、优化与控制,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质量稳定、成本降低及安全环保等目标。

(2)具备智能化工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开发、调试及维护能力,能够参与智能化工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3)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够在智能化工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为化工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贡献力量。

(4)主动关注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实现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招生计划及条件

计划招生人数:25人

招生条件:面向全校理工类专业2024级本科生招生。

六、招生要求

招生对象:本专业主要面向武汉工程大学在读的全日制本科生,尤其是对智能化工领域有浓厚兴趣的化工与制药类、机械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同时,也欢迎具备一定数理基础和编程能力、渴望在智能化工行业发展的其他专业学生报名参加。

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人工智能导论(或其他计算机基础课程)

七、开设课程

(一)开设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开课

学期

开课

单位

授课

方式

考核

方式

智能化工导论

1

16

16



1

化药

学院

线下

线下

考试

计算化学与分子设计

2

32

32



1

化药

学院

混合式

线上

考试

Aspen 与化工过程模拟

2.5

40

20

20


1

化药

学院

线下

线上

考试

化工过程智能控制

2

32

32



2

化药

学院

线下

线下

考试

化学工业智能制造

1.5

24

24



2

化药

学院

线下

线下

考试

3D 工厂设计

1

24



24

2

化药

学院

混合式

实践

项目

合计

10

160

124

20

24





(二)课程具体介绍

1.智能化工导论

课程内容涵盖智能化工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行业现状及未来 趋势,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智能化工在化工生产各环节的应用场景与价值,如智能 生产计划、智能过程控制等,以及其对于提升化工生产效率、安全性 和环保水平的重要意义。

2.计算化学与分子设计

课程以“计算化学理论为基、分子设计应用为标、上机实践为桥”,构建“理论-软件-实践-应用”完整学习体系,先为学生科普计算化学的核心概念,展示“计算机中的化学实验”;再聚焦ChemBioOffice 与 Materials Studio 等软件的实操教学,通过分子结构优化、功能材料 模拟等真实案例与上机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电子结构与反应活性研究等技能。课程既助力学生打通“概念理解-落地设计”的能力链路,更能为智能化工领域输送具备分子设计与模拟核心能力的人才,通过“计算替代部分传统实验”的高效模式,推动智能化工研发中分子优化、材料创新等工作提质增效,为智能化工领域的分子设计与模拟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

3.Aspen 与化工过程模拟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熟练运用 Aspen Plus 软件进行化工流程的建模、模拟与优化。课程内容涵盖 Aspen 的基本操作、物性方法选择、单元操作模块的应用、工艺流程的收敛策略与优化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上机实操,学生将掌握从简单单元模拟到复杂工艺流程设计的全流程技能,培养解决实际化工问题的能力。

4.化工过程智能控制

课程系统介绍化工过程智能控制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内容涵盖智能控制方法的原理与设计,结合化工典型单元操作(如反应、分离、传热等)的动态特性,阐述智能控制在过程建模、参数优化、故障诊断及实时控制中的应用,对比分析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方法的优势与适用场景。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过程智能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动向;引导学生认识智能化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潜力,理解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重大作用。

5.化学工业智能制造

课程主要讲授智能工厂的总体架构与设计原则,深入探讨智能制造的理念、技术架构和实现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智能制造的“统筹性”思想,基于数理知识、化学和化工基本原理分析化工过程问题,掌握单元模型、结构模型、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智能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具备针对特定问题提出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热力学、化工生产工程等专业知识于典型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线路设计和设备选择,根据不同决策变量设计化工过程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

6.3D 工厂设计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的 3D 设计软件(如PDMS、CADworks等)进行化工工厂的三维建模与设计的能力。内容涵盖工厂布局规划、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的3D可视化设计、设备选型与布置、碰撞检测以及虚拟漫游等实用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以三维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化工工厂的全貌,提前发现并解决设计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优化工厂的空间利用和生产流程,提高工厂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为后续的工程实施和智能化工厂的建设提供准确、直观的设计依据,培养学生在智慧工厂设计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八、学习年限及证书

学习年限:一年

证书:学生按培养方案要求,修满规定学分,经学院初审、学校审核认可后,由学校统一制作并发放微专业证书。

九、学费

学费标准:微专业课程按照学校统一标准收取学分学费。学费为100元/学分,由学校财务处一次性收取。

十、微专业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熊芸 电话:18971069180 咨询QQ群:54871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