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化工与制药学院人才引进计划
根据《武汉工程大学2025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专项公开招聘专任教师公告》和学校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化工与制药学院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任教师和师资博士后。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学校和学院简介
武汉工程大学创建于1972年,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1980年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划转到湖北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2006年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湖北省“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高校。化工与制药学院始设于1972年的化学工程系,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教学科研实力最强、特色最鲜明的学院之一。学院的办学理念是“汇聚领军人才、打造一流学科、产出重大成果、培育精英学子”。学院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药物制剂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3个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物制剂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支撑专业。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是学校最早博士学位授予学科,设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学院的主要依托平台有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等13个学科科研平台。学科建设实力强劲,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二、招聘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坚持因岗择人、人岗相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三、招聘计划
(1)磷矿资源利用与磷化工
拟引进人数:6-8人
研究方向:磷矿分离与富集机理研究、多矿相界面调控与协同富集技术、磷资源高效分离及精准筛分技术、磷矿加工过程数字化建模及智能化应用、磷矿化学分解和深度利用、磷系精细化学品开发。
学术背景:具有化学化工相关专业背景,与上述研究方向契合,且满足学校第五层次人才、第六层次人才或师资博士后引进要求。
联系人:
丁一刚/龙秉文教授,邮箱:ygding@wit.edu.cn,bingwen_long@163.com;
梅毅/张鼎教授,邮箱: zhangding@wit.edu.cn。
(2)药学与制药工程
拟引进人数:6-7人
研究方向: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制药工程、合成生物学。
学术背景:具有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学及化学化工专业背景,与上述学科研究方向高度契合,且满足学校第五层次人才、第六层次人才或师资博士后引进要求。
联系人:
张老师,邮箱:witpharm@163.com(录用人员将安排在制药系古双喜教授、刘根炎教授、龙思会教授、胡学雷教授、杨泽堃教授团队)
古双喜教授简介:https://mep.wit.edu.cn/info/1091/2986.htm;
刘根炎教授简介:https://mep.wit.edu.cn/info/1091/40592.htm;
龙思会教授简介:https://mep.wit.edu.cn/info/1091/2991.htm;
胡学雷教授简介:https://mep.wit.edu.cn/info/1091/2994.htm;
杨泽堃教授为国家级启明计划青年人才(个人网页待更新,暂时请联系上述邮箱)。
(3)多相流与热化学转化
团队负责人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
拟引进人数:6~8人。
研究方向:多相传递过程与反应、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热化学与催化转化、过程强化、多尺度模拟计算(QM、DFT、MD、CFD、颗粒模拟、流程模拟等及AI)。
学术背景:取得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等相关工学专业博士学位,与上述研究方向契合,且满足学校第四、五、六层次人才或师资博士后引进要求。
联系人:吕老师,邮箱:scep@wit.edu.cn。
(4)新能源材料
拟引进人数:3-4人
研究方向:电池材料、电化学工程、DFT理论计算、费托合成、羰基合成、电催化等。
学术背景:具有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工程等专业背景,且满足学校第五层次人才或师资博士后引进要求。
联系人:
姜兴茂/陆小军教授(催化材料),邮箱:xiaojunlu@wit.edu.cn,jxm@wit.edu.cn。
郭嘉/吴华东教授(能源化工、碳中和、材料合成),邮箱:wuhuadong@wit.edu.cn,guojia@wit.edu.cn。
张鼎教授(电池材料),邮箱:zhangding@wit.edu.cn。
(5)资源化工及过程强化
拟引进人数: 4-5人
研究方向:工业(多相)催化、固废资源利用、生物质催化转化、化工过程强化、微化工、CFD模拟计算等。
学术背景:取得化工相关工学博士学位,且满足学校第五层次人才或师资博士后引进要求。
联系人:
喻发全教授(微化工、柔性固态锂离子电池),邮箱:fyu@wit.edu.cn;
金放教授(工业催化),邮箱:fangjin@wit.edu.cn;
罗晓刚教授(生物质催化转化),邮箱:xgluo@wit.edu.cn;
宋文静教授(生物质催化转化),邮箱:songwenjing@wit.edu.cn。
(6)绿色催化与化工新材料
拟引进人数: 4-5人
研究方向:CO2基聚合物、高分子化工、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物理化学等学科专业方向。
学术背景:拥有聚氨酯、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合成、发泡、改性等技术背景者优先,满足学校第五层次人才或师资博后引进要求。
联系人:
易群教授,邮箱:yq20071001@163.com;
汪铁林教授,邮箱:tielinwang@wit.edu.cn;
闫志国教师,邮箱:samanyan@163.com;
汪锋教授,邮箱:psfwang@163.com;
夏东教授,邮箱:xiadong@wit.edu.cn。
请有意向的求职者投递简历至相应招聘方向联系人邮箱,经招聘团队初审合格,上报学院审核评定通过后,按人事处发布的《武汉工程大学2024年公开招聘专任教师公告》所述流程在学校网上招聘系统报名,并配合完成资格审查、考核、考察、体检、心理测试以及学校最终审核评定等程序,待通过学校审核、公示后,可办理相关入职手续。
除上述人才计划外,化工与制药学院拟大力引进第二层次(杰青/长江/万人/千人)、第三层次(四青人才),高层次人才一事一议。
相关链接:
《武汉工程大学2025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专项公开招聘专任教师公告》:http://news.wit.edu.cn/info/1231/358771.htm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网站:
https://mep.wit.edu.cn/index.htm
武汉工程大学人事处网站:
http://rsc.wit.edu.cn
武汉工程大学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http://news.wit.edu.cn/info/1231/351071.htm
湖北省2025年博士后需求信息公告:https://media.hubei.gov.cn/zyxmt/push/weixin/202503/t20250328_5592962.shtml